/资讯中心/趋势研究/金融科技大佬解局互联网金融蜕变之路

金融科技大佬解局互联网金融蜕变之路

发布时间:2016-10-18 分类:趋势研究 来源:解放日报

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快速发展至今,行业一直在思考一个颇具哲学色彩的问题——“我是谁”。国务院办公厅日前正式对外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互联网金融监管套利的空间被打破,开始回归金融的商业本质,更多企业、机构开始再次自我审问“我是谁”,“我靠什么生存”?

能给出答案的企业并不多。京东金融副总裁金麟日前在某券商主办的一次行业内部研讨会上详细阐述了中国新金融行业从以监管套利为驱动演进到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行业所沉淀下来的价值思考。最开始的迷思,实际上已经有了答案。

“整个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最开始是通过“监管套利”来实现原始积累。“金麟认为,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蜕变过程,必须先找到其源头,如果这个源头就存在问题,那后续的发展必然会遭遇挫折。而以“监管套利”为初始驱动力,恰好是互联网金融的“原罪”。

“在我上学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对民营银行有如火如荼的讨论,但即使如此,中国现在民营银行也很少。而且跨区经营也存在限制。即使中国目前拥有与美国相当的几千家银行机构,但是同城的银行竞争基本就在10-20家之间。原因很简单:远程开户没有放开,跨区设点没有放开,金融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所以整个银行业存在超额利润。对于民间资本来讲,当他们在其他行业杀得头破血流,ROE拼到非常低的水平时,只要有可能,一定是要冲进来的。所以在2013年互联网革新之后,民间资本发现了一条可以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于是互联网金融迎来了蓬勃发展。当时商业模式驱动的创业占比非常高,最典型的就是P2P。”

金麟认为,“互联网金融第一波的剧烈发展实际上源于当互联网金融在新技术、新条件下、新平台上展开自己的能量时,监管需要重新识别和重新定性。就如发现新大陆,要思考该建立怎样的治理制度一样。传统金融仍然受制于多种监管措施的时候,互联网金融却可以无拘无束野蛮生长,这就是互联网金融所谓的“监管套利”。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真正监管时代到来,要从2015年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算起,随着《意见》的下发及落实,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规范治理活动,监管套利的空间逐渐被打破。如今,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来到,再次推动整个行业开始向金融的商业本质回归。

京东金融在市场上最早提出金融科技这样一个定位,率先理清了发展方向及目标,并对于金融科技也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见解。“遵从金融本质,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金融服务,着眼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金麟说。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讨论金融科技,正是向本质的一种思考和回归。而整个行业沉淀下来的最大价值是,运用科技能力为金融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金麟认为,金融科技至少具备两重属性。第一重属性是金融,意味着尊重金融规律,将风控作为核心,服从监管;第二个属性是科技,主要呈现在“数据+技术”上。

“例如,传统银行的信用风险管控在信用卡业务上已经做到了极致,高度专业化但成本较高,一般是基于四五十个金融变量、通过统计规律形成1到2个风控模型。而白条有上万个风控变量,用机器学习的方式,产生超过上百个风控模型,长期内会形成控制风险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就这是金融科技创新对中国金融行业的结构演化影响最大的东西。”

金麟表示,“财富管理是另一个能带来改变的领域。我们可以用技术提供更有效的建议,及提供平民版的投资顾问服务。透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京东金融可以带来更低成本的理财服务,帮助顾客长期优化资产配置,真正实现金融+科技的创新能力、引领能力、输出能力,为传统金融的核心功能提供全新解决方案。”